第125章
(插一句,今天的作话有奉送的立春番外,是给大家的新年礼物,请不要关闭作话呀!)
将对折的纸片打开,尹小满看到的是一行简单,但苍劲有力的毛笔字:“人为根本,特殊情况下可将一切捐出。”
望着那行字,尹小满不知道怎么的,眼睛忽然就变得酸涩起来。
即便之前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也没有想过要从姜家的遗产中得到什么。
可看着那些东西,她还是内心无比沉重。
存折她可以起来,等到两个孩子长大再交给他们,但是那些房产呢?
她不了解现今的情况,也不知道这样的地契
如果老一辈人给她留下个字条,让她务必保住姜家的根基,保住那些地产,尹小满自问,没有那份能力。
可是这些年的经历让她明白,这些东西对于姜家来说有多重要,是一个家族的传承。
如果到她的手里彻底湮灭,尹小满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躲不过内心的那种负疚。
她会觉得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下一辈都没有资格得到剩余的那些钱。
可姜家已经没人了,她想把这些东西给别人都不可能。
姑父和当年留
可以说,她还有知华和时言现
她久久的盯着那张已经
将纸放下,她打开了那本放
那是一本账簿。
从第一页开始就密密麻麻的罗列出了,当初抗战时期姜家为了共同抵御外来者的侵犯为各方人士,团体,以及部队捐献出的钱财,粮食,医药的,明细。
而
这一刻尹小满终于知道了靳平平所说的事关大领导与姜家的交易到底指的是什么了。
那是一笔整个账簿中最大的借据,借款金额为五万银元现洋和价值五万银元的西药,共计十万银元。
借据所签署的时间是1943年8月,应该正是对外战争最艰难的时刻。
她用力的握住那本账簿,轻飘飘的一个本子,对她来说,也仿若千斤重。
尹小满没有
看到她回来,
尹小满四下里扫了扫,
“他们说
华老小声的解释道。
尹小满点了点头,知道人家是
她将祖父留下的地契,那个字条还有账簿递给了华老,
她知道姑父和她一样,都想到了此刻姜家的凋零。
想想曾经的辉煌,再看看如今,没有办法不难受。
好一会儿,华老才稳定住了情绪,他拿出手绢擦了擦眼睛,这才问道:“小满,你准备怎么办?”
“按照祖父交待的,全都捐了。”
尹小满沉默了一下,说道。
华老的浑身一震,一脸吃惊的望着她,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很久之后,才点了点头:“只能这样了。”
看姑父明白了自己的心思,尹小满的心里总算是松快了些。
将除了存折之外,其他所有的东西交给了一路跟随的专员,尹小满和华老此行的任务算是宣告结束了。
经过商量后,那位男同志当即就回了国,而女同志则依然留
无事一身轻之后的尹小满,还真的利用了这个机会,看到了很多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美景,品尝到了很多异国风味。
待他们回到京城,又是大半个月过去了,此时已近十月。
一下飞机尹小满和华老就被专车接到了外交部的小会议室,
能够得到大领导的亲自接见,这是两个人根本没有想到的。
大领导此时已是高龄,身后还有随身军医,一看就是身体已经相当的不好了。
讲到当年姜家家主倾全力协助部队共同抵抗的往事,大领导也动了感情。
最后他对尹小满说道:“虽然姜先生说将这些东西全部捐给国家,可还是有一个大前提的,那就是
小姑娘你放心,这种特殊情况再也不会出现!
姜先生对祖国保持着一份赤子之心,国就不能让他心凉。
对待他的后人,我们要爱护,尊重,另眼相待!这是你们应得的!”
大领导说了这么一番话后,又为华老还有尹小满一家子这些年来对国家的贡献表示了赞扬和感谢。
可以听得出他对于姜家的后人依然留
只是说到后来,老人家明显气力已经不足了。
之后,他的陪同人员就将一份已经拟好的文件拿给了他们两个人看。
那人对尹小满解释道,解放后国家进行了多次土地改革,如今国土已经全部为国有。
姜老先生留下的那份地契实际上已经无效了。
但是欠条还是作数的。
当初大领导以部队的名义向姜家借的那些银元和药品,这些钱国家是要还的。
任何时候也没有欠债不还的道理。
只是现
而以尹小满他们如今的情况,也不太适合一下子拥有这么一大笔钱。
这个商业大厦虽然现
那个大厦建成后会划分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铺位对外招租,会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引路灯。
这,其实也是国家对于姜老先生当年为国忠的一种奖励。
……
尹小满和华老一起从会议室出来的时候,时间已近正午。
秋日里的京城,天高云阔,灿烂的阳光照射过来,有些微微的刺眼。
他们两个停下脚步,一起站
因为已经临近国庆的缘故,此时的道路两边到处旗招展,红旗飘扬。
灯柱上全都挂上了红灯笼,路上行走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由衷的笑容。
能够看得出,大家都
看着这样的情景,尹小满的脸上也不由自主的带出了微笑。
就
循声望去,她和华老同时看到
两个孩子应该也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站得老远不敢靠近。
直到感受到他们的目光之后,才不顾后面大人的阻拦,撒丫子的朝着他们的方向跑来。
尹小满望了一眼跟
她和华老不约而同的加快脚步走下台阶,朝着一行人迎了过去。
“你们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什么时候来的?”
华老一把抱住扑过来的时言,高兴的问。
“爹带我们来的!爹说要过节了,让来接着您和娘,咱们一起去广场上看英雄纪念碑,看国旗!爹说了,过节就要一家子团团圆圆的,所以还把哥哥,姐姐们也都给接上了!”
时言望着华老,一本正经的说道。
时言自小寡言,很少能一口气说这么多话。
很显然沈青耘的这番交待也是他心里想的,所以才能记得这么清楚。
听了小儿子的话,尹小满将目光投向了跟过来的男人和儿女还有宁工身上。
望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里说不出的熨帖。
是啊,要过节了,过节就要一家子团团圆圆的。
她伸手揽住了知华的肩头,冲着大家露出了一个舒展的笑,说:“走,咱们一起去看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