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微茫 > 第130章 星际烽火台

     邓爱伦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冬天。

尤其是出太阳的冬天。

身上穿着暖和的外套,走在户外,虽有寒风凛冽,却依然可以沐浴阳光。

没有什么比冬日暖阳更加温暖人心了。

而现在,却只有冬日骄阳。

已经是2066年的最后一天,他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走向等候多时的专车时,短短几米的路程,他都

觉得眼睛被阳光晃得眩晕。

上车后,司机稳稳地发动。

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十分普遍,他在去一些重要场合的时候,还是喜欢选择人力司机。

重要场合是绝对不能迟到的,而万一遇上突发交通状况,只有人的反应可以应对过来。DI虽然已经

很发达,依然难免会挂一漏万。

他即将去怀柔,参加I2SPO理事会。

包括理事长和几十名理事,都从世界各地来到北京。

在这次的理事会上,他将揭晓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不过,在那之前,他需要抓住通勤过程当中的个把小时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

邓爱伦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当众讲话,从来不看讲稿。

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他是院士,他天赋异禀,而仅仅是因为他准备得充分罢了。

他只不过是将别人在台上读稿子的时间放在讲话之前,并且多读了几遍而已。

司机的驾驶技术相当高,把这辆车开得如同在平流层稳稳巡航的民航客机。

除了拐弯和红绿灯,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顿挫。

邓爱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自己的手持电脑中调出全息投影,在后座处理着日常的工作,

并且反复默读自己为本次会议准备的发言稿。

他现在关注的进展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星火计划的执行落地,另一条则是蒲公英计划的开展。

曾经的他,一直笃信一点,就是站在I2SPO的高度,决计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因为地球上的每一

个人都是同胞,都有着宝贵的生命。

这也是星火计划的设计初衷。

然而,随着它的真正执行落地,当一个个休眠舱开始从上海、达拉斯、哥本哈根、法兰克福等地运

往文昌,运往法属圭亚那,运往佛罗里达的时候,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便层出不穷。

这还是在DI已经充分与人类合作的前提之下。

很多人宁愿死在地球上,什么也不做。

关键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并不是真的什么也不做,而是打着自由的幌子,做了很多阻挠星火计

划推进的事情。

比如,在火箭发射基地附近抗议,放飞无人机,以及那个颇具煽动力的“乡恋运动"等等。

我不想离开地球,就想在地球上安稳地死去,但是,我也不希望你折腾,你要是折腾成功了,真在

太空里开辟了一番新天地,还活得挺好,我会比在地球上被灼烧至死还难受。

因此,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邓爱伦的心情像是刚过正午的太阳,一点一点往下降。

“努力奋斗了将近20年,最后到执行阶段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到底是我们错了,还是人性的问

题?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迁移,到底前途怎样?”

尽管他对于成功依然信心十足,但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放在蒲公英计划上来。

因为,无论是作为星火计划的备份也好,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计划也罢,蒲公英计划的进展要可控

许多。

有了无处不在的I2网,以及灵境汇那样的游戏,UIL的数据采集工作并不算难,而有了陶乐作为数

据清洗的仲裁者,他丝毫不担心偏袒与数据文明倾轧问题。

当数据打包完毕,就可以开始往宇宙播发了,而他恰好将要宣布那个进展……

想到这里,邓爱伦刚才有些沉重的心情又重新往上扬了起来。

他稍微平复平复心情,开始继续复习演讲稿。

不知不觉间,车子稳稳地停在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楼的会议大厅门口。

邓爱伦矫健地踏出车门,汇入前来迎接的人们,迈着坚实的脚步往大厅走去。

半小时后,他已经站在讲台上,眼前的会议厅内座无虚席。

他深呼吸一口气,看着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们。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都是怀着对于星火计划的笃信,对于人类未来的责任而全程参与这项事业。

他们的眼神里充满期待,正如他自己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一样。

如果每一个清晨,从床上醒来时,都能拥有那样带光的眼神,一切都不会太糟吧。

“尊敬的理事长,各位理事,今天我代表I2SPO给各位做工作进展报告。我的汇报主要分为两条工




     线,第一条是星火计划,第二条便是蒲公英计划……"

"……坦率的说,星火计划的执行遇到了一些阻力。我们原计划在今年之内,将20%的休眠舱通

过运载火箭运送至月球表面和火星轨道,它们一部分将被放置在月球表面的舱内,另一部分则与首批环

火星太空城对接,存储在其中。然而,今天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我们的完成率仅为10%。其中的原

因十分复杂,却与各地的乡恋运动和类似的阻挠行动有很大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光靠我们I2SPO是没有用的,必须要与各国各地政府紧密合作,通过

各种手段,无论是强制性还是诱导式,来推动相关工作的进行。同时,我们还要同步推进更大规模的休

眠试验,让更多的人进入30年的睡眠行列中来,通过尽可能减少总体积来更好的利用我们宝贵的发射和

运载资源……"

"……如果说,我们曾经认为,星火计划的成败关键在于各条战线上的科技突破,现在,我们已

经取得了各项突破,完全实现了最初的科技目标,但是,我才发现,在极端紧迫的时间压力之下,我们

的挑战更多来自于人性本身,来自于如何组织与管理好90亿人的期望……*"

"……因此,我不得不说,星火计划存在失败的可能性,然而,反过来说,便是它的成功概率也

很高,我们没有理由抱怨,更不能放弃,现在是最艰难的时候,只要挺过去,我们便可以看到雨过天

晴,看到美妙的彩虹……"

"……与此同时,蒲公英计划因其数字化的本质,反而进展得更加顺利。除去地面上的数据打包

工作在按照计划推进之外,我们酝酿了很久的,在太空里,在宇宙中所做的工作,将从明天正式启动

l”

“我们已经积攒了很多颗装备了各类载荷的通信卫星,中继卫星和航天器,它们将在未来几年陆续

发射,在太空中成为我们的'星际烽火台',将我们的文明以数据和数字的方式,搭载着无线电信号,

向着宇宙持续传播,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方向,是整个360度的天球……"

"……为了配套,我们也已经在地球和月球表面也规划了数据发射站,通过超大规模天线和强发

射功率的加持,利用激光通信等多种手段,让包含着人类文明数据的信号在微茫的宇宙当中穿行时,能

够活得更久,飞得更远,直到在宇宙中的某个角落,我们从未到过的地方,遇上可以接收、解调和解码

这些数据的"知己文明……"

"……面对地球燃点的逼近,面对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浩劫,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靠着

日复一日的努力,心无旁骛的团结,才能完成人类作为一个文明整体的自我拯救,任何侥幸心理和短视

行为都是有害的。有着星火计划和蒲公英计划的双重保证,我有着充分的信心,人类文明将结束在地球

上百万年的集中式存在方式,再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发展,成为散布在宇宙中的文明族系与联盟,聚是一

团火,散是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