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玉米、辣椒、番茄
内阁顾阁老又有的忙了。
此时快过年了, 可顾阁老伏案几天,经常往工部去,叫了经验老道的农工来, 每日带着过去几年选的两届进士们急匆匆的出门, 是忙不完的政事。
内阁中黄大人见人影晃动, 还以为是人回来,而后才
这内阁竟都成了顾兆的天下。
全都是青年才俊, 年轻气盛风华正茂, 听着顾阁老调度指挥,而同他一起入内阁侍奉三朝圣上的老臣子,如今是退的退,病的病, 莫名的黄大人心中也升起一股想退了的倦意。
这些年他看明白了,圣上信重顾兆, 斗不过的,如今还要立哥儿为皇储, 以待继承大宝
黄大人嘴上并未谏言, 可心里对圣上封历天莳为皇太子是很不满的, 这大历竟要一个哥儿做皇帝, 那能治好这个国家吗倒是顾兆家中哥儿科举入仕, 黄大人是看明白了。
圣上是借这次海上回来的大功绩由头,看似提黎照曦科举,实则是给皇太子铺路的。
罢了罢了,年后就告老还乡。
皇帝血脉不正,这天下是姓历的又不是了。
像黄大人这般不满的朝中老臣多得是, 可拿着圣上没办法,如今的大历是光武帝打下来一统的,国库私库丰盛,过去朝中科举选拔,都是顾兆选的能臣,悉心培养到各处,不缺钱不缺当官的,还能拿什么要挟
时日匆匆,到了过年。
告老还乡的折子多了不少,顾兆全都递给历无病处理,看是挽留然后批准,还是直接批准不搞场面,这都是帝后决定。如今天寒地冻,京里下了几场雪,京郊温泉庄子工部的实验大田还
黎府热闹多了。
王坚没回去,天寒下雪,干脆留
李霖和元宝
过年要回家一家人团聚的。
“京里寒冷,气候你要是不习惯了,就同我说。”黎周周跟王坚道。
王坚笑说“是冷了些,之前出海什么都见识过,现
“都到家了,可别扛了,该休息休息。”黎周周道。
王虎
“吃东西吧你。”王坚把剥好的栗子给王虎,“我不吃了,太甜了些,你吃。”
这是王虎刚给王坚剥了一碗,如今剩下来的,全进了王虎肚子。
黎周周看两人相处坦然又带着亲昵默契,是真的为王坚高兴。
两人是
后来外头传教的说,海有海神,俩人婚礼就是海神见证祝福的。
是另一种的浪漫。
黎照曦可喜欢来王坚哥哥这儿听故事,全都是外头来的故事,对此很好奇,可惜他今年春要科举,不能天天扎这儿听故事,只能带着小思源去复习。
“你们好好考,考完了,我跟你们好好讲。”王坚说道。
“哥你和虎子哥不走吗”
王虎笑说“俺家老板说了,不着急回去,放心吧。”
黎照曦这下放心了,拉着思源专心备考
哥儿可科举仕途此令一出,不用想也知道天下书人会说什么,不外乎就是哥儿科举做梦,等确认是真的,便有瞧不起哥儿的书人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说些,哥儿能做文章滑天下大稽如何如何。
这声音京里就有。
历无病是较这劲儿的,当即是
正巧光武十年就是科举年,正巧三月春寒就能考秀才了。
梁思源还要考童生试,不过思源不怕,他怕福宝哥哥紧张,外头现
于是俩现
“你别紧张,以你这水平,童生是准准的。”黎照曦安慰小思源说。
思源乖巧点点头,说“福宝哥哥也是。”
“我觉得我挺厉害的,但是没考过,不知道其他人水平
顾兆干了这么多年阁老也不是吃白饭的,就说他
“爹给你看,保证没错。”顾兆是这么说的。
黎周周“相公,你给他看,那是看什么都好。”
“那自然了,我们黎照曦是一顶一的好。”顾兆老父亲骄傲自豪。
黎照曦噘嘴。
“爹你好好看认真看。”
后来这法子不成,当爹的对孩子有滤镜,还是有下属递帖子要来府上拜年,顾兆才想起来,说“正好了,爹把过去几届一甲全邀到府上,还有你那些文章做的好的朋友,全叫过来,咱们办个交流会,你们好好聊聊,让他们看。”
黎周周也觉得这办法好。
这事后来传出去了,自是有书人酸溜溜说道两句,意思这么多锦绣前程的文官去给一个哥儿看文章,真是白瞎浪费了,还有民间门谚语说狗肉端不上席面意思黎照曦一个哥儿,就是得了这么多大佬补课看文章,一朝一夕,也不可能考上的。
书那是要苦,要十年如一日的。
哥儿就不是能做官的料子。
“听闻阁老家的哥儿最是骄纵,之前打马蹴鞠出去游玩蛐蛐,哪样都没落下,根本不是认真书的人,如今却跑来还说科举,怎么的,难不成他还想做官不成”
“都这般年岁了,考什么科举,不如嫁了人安安分分的。”
“那定安伯也是,既是已经定了亲事,为何迟迟不结亲莫不是眼馋这黎府风光,心底又嫌弃不愿娶黎府哥儿”
“这你就是说胡话了,一看就是没见过,定安伯对黎府公子再好也不过了,鞍前马后的,陪着出街游玩,只是为何不成亲,我也不晓得。”
“听说黎府公子已经二十八九岁了”
“又是胡说了,人家过了年才二十三岁。”
“都一样都一样,这般年岁还不成亲,老大哥儿的。”
“那就不是你我能操心的,反正黎府公子吃黎府的,又不是吃你的,急什么。”
民间门是说什么的都有,不管是吵得、支持的、看热闹的、不屑的,反正该说不说,都盯着三月春的院试。
与黎照曦一届赴考的,那是暗搓搓火药味好胜心更强,非要盖了这位第一科举哥儿风头,让天下人看看,书科举功名,还是男子更强。
终于到了院试日。这届的科举,顾兆是半点手不沾。
这日天不亮,黎府几处院子就点了灯。黎大是半宿都没睡好,早之前还去郊外庙里给福宝求了福,如今穿了衣裳,问了时间门,说“福宝那儿亮了没没亮先别惊动,让他多睡会,不着急还早。”
“老太爷放心,府里上下都吩咐过了。”
“兆儿和周周院子呢”
“也点了灯。”
黎大点点头,知道这俩也同他一样睡不着,起了个大早。
时候差不多了,该出
来的都是各府的同黎照曦一辈的还有表弟堂弟,大早到了黎府门外,也没敲门叨扰,就排着队
等黎府大门开了,马车备好了,出来人时,双方打了照面小辈们上前作揖行礼的。
林康安最是心机,叫了岳父。
顾兆对此等小手段不放
不至于的。
昭州三杰那三位陈十七、黄郎溪、陈庆恩,这三位就是福宝童年玩伴,是坚实的友谊。至于没成亲定亲的,那更不提了,小黑对外是小狼狗,可
顾大人看
人到齐了出
太平正街上的马车见过气派队伍壮大的,但没见过是几家合起来的,还都是京里有了名的门第,围观百姓瞧着热闹,问“怎么这么多家一道走啊”
“今日可是院试日子,黎府公子要科举的。”
“就是第一个哥儿科举的黎照曦”
“可不是嘛,还能有谁。”
于是一道瞧热闹,还有数车马人家的,百姓听得连连咋舌,这位小公子科举可不得了了,这么多人送。
到了考院门口。
苟贵也
“福福哥哥”小柿子先从马车里跳下来。
苟贵看的惊心胆颤的,“诶呦我的少爷哟”
“伴伴我不会摔的,我可勇武了。”小柿子站
“对对对,你随着我勇武,随你阿爹聪慧,这是你顾伯伯说的。”历无病意思有事找顾兆,从几天前就开始磨他,要出宫送福福哥哥科举,今日天不亮就起来站
要不是亲生的,历无病是想揍的。
容烨说“你去吧,别耽误了福宝考试。”
帝后二人未下马车真下马车,被认出来大动干戈的,很容易影响其他考生心态。黎照曦见帝后皇储,那是当亲人一般,叔叔阿叔弟弟的叫,可其他人不是,这才是考秀才,天子龙颜岂是寻常百姓可见的
于是小柿子带着侍卫去送他福福哥哥去科举了。
“别紧张,别怕。”
“加油黎照曦。”
“福福哥哥,考试顺利。”
“福宝哥哥加油。”
黎照曦
光武十年春,历史上第一位哥儿科举院试,十日之后,榜单出来,案首黎照曦,籍贯宁平府县西坪村人士。
黎照曦所答试卷也被张贴了出来,据称不服争辩的、落榜的考生见此卷,驻留许久,而后是心服口服的,也有负隅顽抗故意找茬贻笑大方的。
“你不用跟我嘴硬,黎照曦的试卷就
“对,既是考试评判的就是文章,你口口声声提什么哥儿,你自诩君子,如今却输不起,恼羞成怒攻击黎照曦哥儿身份,可真是丢男子的脸。”
“不耻与你为伍。”
黎照曦成绩连同手抄试卷封存起来,顾兆写了信,让丰运送往滁州,他家师兄听到福宝成绩后,已经红了眼眶,听思源说好像喝多了醉了一场。
老师师娘见此,应当也是高兴的。
信传过去,白茵缠绵病榻多年,见了信了福宝做的文章,容光焕
夫妻二人喝着酒,只是喝到了最后便是哑声哭了起来。
翌日,白茵便去世了。
消息传到京中报丧,孙沐特意
同年十月秋闱,院试案首黎照曦参加科举,再度得了案首,只等来年开春殿试,来择取名次,不过两次成绩下来,打的那些看笑话说嘴的人脸疼。
光武十一年春,黎府黎照曦连中三元,摘得了状元之位。同时半月之后,两件白事,一是滁州来信,孙沐去世。二是西坪村来信,顾阿奶去了。
顾兆初闻报丧信,没回过神来。
“怎么就走了”
老师是去年深秋去的,不过临走前吩咐家中孩子,不让给京里报信,只待来年春黎照曦殿试完再报,还让把黎照曦卷子和成绩给他烧一份报信。
黎周周抱着相公轻轻拍了下,一晃多年,他见老师师娘时,师娘就身子骨不好,老师多是消瘦,当年回村时,阿奶虽是腿脚不便,但顿顿还要吃肉,胃口很好,村中多说阿奶长寿之相。
可仔细一想,回村时已经是十年前了。
最后一次见老师师娘也是五年前的事了。
顾阁老请旨回乡奔丧,圣上闻言,下了旨意封顾宁氏为太安人
顾阿奶去世,
死后还有皇帝老爷封的诰命,这
顾兆
黎大就
顾兆黎周周黎照曦,还有林康安四人去了滁州。
孙沐白茵合葬,埋
“师爷爷师奶奶,我考中状元了。”黎照曦低声说“我想亲自来报信,我作画也有了增进,师奶奶您替福宝看看,看了您和师爷爷可不能笑话福宝的,福宝已经很棒了”
顾兆
“周周,以后老了,找块喜欢的地儿,我们也埋
“好。”
人生太久,功名利禄,生老病死,各种折磨,苦难、失意、悔恨、痛楚,回首半生,顾兆没想起来自己有什么磋磨苦难,记起来的都是幸福快乐有周周的记忆。
要是哪天死了,同周周躺
死亡新生轮回反复,自然规律,没什么可怕的。
顾兆和黎周周心意交替,无需言语,从滁州北上时,更为从容平静,也更为珍惜当下时间门
光武十二年春,黎照曦与林康安结亲,并未说嫁娶,京中贵族圈子议论纷纷,皆说不合规矩,可这黎府打破的规矩又何尝只有这个。
光武十三年夏,海上通商部第二次出
同年,大历土地上大片播种着外来新奇的种子,百姓们没听过玉米、辣椒、西红柿是什么,只是衙门给
外头的东西谁知道好坏呢。
光武十六年夏,因过去几年,朝中反复谏言光武帝选秀广纳后宫,这次的小朝会上,光武帝宣布退位,让位皇太子历天莳,彼时历天莳年十三岁。
圣意已决,退位前封阁老顾兆为一等辅政大臣,直到新帝成年。
此时顾阁老年五十二岁,历经康景、天顺、光武,如今辅佐永熠新帝,四朝老臣,权倾朝野,再无人可撼动其地位。
如今的赫赫权势,回首最初,一切开始
“我是来”赔罪。
“来、来周周你什么时候来娶我呀”
开门见来人的黎周周,对上未来夫婿的双眼,熟悉的容貌,陌生的双眼,像是换了人一般,再听闻话当场愣住,脸羞窘的通红,也是自此认定了。
携手一生,白头到老,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