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皇子就要黎家的黎照曦抱, 对着亲的不撒手。”
“瞧瞧坐的位置,他阿爹就
从宫宴回去自家府邸的贵妇们都感叹说两句, 今日
“我瞧着顺亲王妃座位还往后挪了挪。”
“别说顺亲王妃了,长泰公主的位置更不能看了。”
赵家是彻底消失
如今却嫌弃起来了, 林家没一个能指望的子弟。
“公主的儿子总是好的,我瞧着样貌好品行也好,就是人冷了些,瞧着不爱说话。”
“也没个差事,跟他爹一样吧。”
“瞧着年龄到了该娶妻了,男人娶了妻就定了下来。”
“长泰公主眼光高着呢,我瞧着京里等闲孩子是瞧不上的。”用的是孩子而非女郎、小姐, 闲聊的自然是明白过来,捂嘴浅笑,说“公主眼界可真是高,瞧着这么高的好婚事。”
“今时不同往日,没准人家还瞧不上她家。”
“不能够吧”
“人家可是郡主,异姓中谁家孩子能有这么个封位比正儿八经的皇女血脉还要高一截呢。”
“入宫书,骑马外出,踢球庄子上过夜,桩桩件件的就不像是待嫁的规矩哥儿,我今日瞧了一面,远远看去,模样是顶漂亮,可行事说话像是男孩,公主心气高重规矩,怕也不一定真心看得上。”
“不管心里如何想,总是要顾着她家孩子以后吧”
“林少爷也不小了吧有二十一了”
“没,二十,不过说起来这年纪是上去了些。”
京里但凡有些脸面的人家,都是儿郎
“公主还是目光长远啊,这都能忍得住。”
话里议论的中心两人,黎照曦和林康安,此时也是走
林康安便听着,说不碍事。
“你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心事”黎照曦看出来了,笑说“你之前虽然是话少,可今天跟以前不一样。”
林康安点了点头,说“福宝,我要去边关打仗了。”
黎照曦吓了一跳,想说什么,却点了点头说“你决定了就好,那边很危险,我大哥就
“嗯。谢谢。”
“不客气。”
这次的聊天很短暂,林康安说了这个,黎照曦后来就没聊天的劲头了,两人一直快走到黎府门前,黎照曦又扭头,说“你一定要保重,林康安。”
“好。”
便
林康安知道他母亲的盘算,想替他求娶黎照曦,好借着黎家的声望给他铺前程,他看出母亲的心思,母亲何尝不是看出他对福宝
之前迟迟没动身拖着,是想多留京里,如今不好再耽误了。
黎照曦回到府中有些闷闷不乐,顾兆一眼看出来了,不着痕迹的问“今个玩痛快了这么晚回来,没人送你回来”
“爹,你要问什么就问吧,套我话好幼稚。”
顾兆
“林家那小子送你回来的我都看见了,还慢悠悠的并排走,放着马车不坐两条腿压马路,那小子是个傻的,你别凑太近了”
“爹,林康安说要去打仗。”
顾兆话头就没了,他没想到林安康会这么干,“他要去的”
“嗯。”黎照曦坐
顾兆看了眼自家孩子,福宝不傻,管他一直不想点透,可十六七高中生的年纪,谁喜欢他,是
“他同你说什么了”
“只说要去打仗,别的没提。”
顾兆心想,不知道是林康安对自己太自信,还是对福宝情不深,难道就不怕自己走去打仗几年,福宝十六,万一回来定亲了呢
可要是此时林康安同福宝告白说明白了,顾兆是指定要心里大骂林康安的,你去打仗挣功绩,让他家福宝牵挂着,回头你死
所以说,人都是矛盾的,顾兆当亲爹的肯定私心希望黎照曦不懂林康安这翻操作不讲清楚,俩人就是见过面聊得来的朋友,照旧是各过各的,哪怕以后福宝遇到喜欢的人定了亲也可以。
福宝高兴就好。
林家那样的家世,还有公主府的门第规矩,顾兆其实不太瞧得上的。他和周周就这么一个孩子,不求什么高门第家中钱财多少,只要福宝快乐就好。
显然黎照曦也明白几分,所以才有些怅然若失的出神。
顾兆看着小孩脸,心里叹了叹气,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孩子大了,面对的事情忧愁的思虑的也多了,不光是朦胧的感情,还有别的。
没准林康安一走,时间久了福宝就淡了。
毕竟他看,黎照曦对林康安也没太上心,就是踢了几次球,出去玩了几次,还有林康安模样长得不错,冷峻矜贵,风度翩翩
秋闱乡试。
今年下场的有大白、苏佳英的夫婿王橦川。昭州
去年王元和木娘成了亲。
黎府还给添了聘礼。
今年早春下场的院试还有考童生,村里顾、黎两家的几个孩子都试了试,结果是都考上了。顾晨中了秀才,名次略靠后一些,顾阳今年十二岁考中了童生,李桂花
话里话外说顾晨就是像他大哥,兆儿那时候考童生也是十二岁考中的,她家顾阳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以后指定也跟他大哥一样大出息,做大官。
黎家二叔家的叔侄,黎健安考上秀才,黎康冬压了压还没考,这孩子还是小,比顾阳还要小快两岁,不急。
村里教书的夫子说不急,要继续念。刘花香其实有些不乐意,觉得下场试一试也不碍事,反正就是去镇上考,来回路上花不了几个钱的,可黎光宗听夫子的话,说那就不急等等。
谁儿子谁管教,刘花香做奶奶的也不好插手。
村里就是这般,爹娘年轻时那一家之主说话做事,孩子不敢不听不从的,可孩子大了,爹娘年迈老了,有时候话语权就到了青壮年孩子身上。
不过等成绩下来了,顾家俩孩子一个秀才一个童生,可把刘花香酸的,几天吃饭都不用放醋,没事还埋怨两句儿子,嫌没让冬冬试一试。
“要是试了,没准也成了,咱家两个也气派威风,现
以前都是刘花香吹牛的。
不过事已至此,刘花香抱怨几句,家里孩子就听着吧。
秀才考中了,去府县书的顾、黎两家孩子去府县官学念书的费用,皆是黎府出。
李桂花是
出门
且不说李桂花和刘花香的有来有往,反正送京里黎府的信上说的简单,如今府县官学中,王元、妻兄木二郎、顾晨、黎健安都
京里乡试结束。
王橦川如今已经二十七,等成绩时,倒是有另外的好消息,苏佳英有了身子怀孕了,消息出了没几日,乡试成绩
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双喜临门。
案首第一名,严柏川,大白。
大白年十六中举,成了举人,夸句少年天才也不为过。不过大白的勤奋刻苦,凡是亲近的长辈皆是知道,岁启蒙,便开始伏严寒酷暑练字、默书,起早贪黑,十几年如一日,很少出去玩的。
这孩子书的脑子跟着他爹严谨信,又能吃苦,加上如今条件好,各种书籍资源喂着,起步自然是比他爹好上许多。
十二月,入冬下第一场雪。
郑家嫁女,严家娶儿媳。
严谨信终是没赶回来,他有要事要忙,雪天严寒就不赶路,只是让人带了信件回来,信中可能流露出几分慈父的宽慰来,夸了大白,反正大白看完眼眶略是泛红,喃喃自语喊了父亲,孩儿知道。
严大人虽然没
十九岁的莹娘,嫁入严府,成了十六岁举人老爷的新夫人了。
之后便是过年。
这个年过的热闹极了,宫里又跟原先康景帝
席间上,莹娘梳成了妇人
“阿爹”莹娘想说她不小了,可看阿爹哄她去玩,还有席上主位周周叔也让她跟小孩子玩去,当即是点点头,说“那我去了。”
“去吧去吧,我们这说的话,你们小孩指定不爱听。”柳树摆摆手让莹娘去玩,跟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钻一起听戏多无聊啊。
莹娘一走,金夫人先说“你这是把儿媳当自家闺女一般的疼爱,嫁进你家是掉进了福窝窝里。”
“我家是粗惯了没什么规矩,再说莹娘我看着长大的,是我半个闺女了,如今是整个了。”柳树年轻时就喜欢小姑娘,那时候就疼莹娘,此时一高兴说“我家儿媳聪明秉性也好,管家管账学的快,都不用我多教。”
金夫人心里咋舌,这才进门就把管家权交给儿媳了那这可是真的疼宠这位儿媳,不是面上说说的。
黎周周听闻看了眼小树,大致是猜到了。
果然这日下午送走金夫人,黎周周见小树高高兴兴的,说“你现
柳树瞪圆了眼看周周哥。
“你咋就猜到了我也没说啊,我还想等大白开春殿试后做了官,家里安顿好了,我再去的。”
柳树惊讶完了,一想周周哥这么聪明,猜到了也正常,继续说“他
“故意说混话了,严大人秉性你不知”黎周周正经道。
柳树就笑,“他嘛,木头一根,我就是不放心。”分别久了,被窝里凉的没人给他暖。
黎周周则说“其实开了年后,我也要去一趟两浙,还有昭州。”
“”这次换柳树惊了,“怎么还要回昭州那顾大人回不回福宝呢”
“就我一人,有正事要做。”黎周周没说详细,之前进宫跟着小容也聊起这个了,宫里过年热闹,也是年后又要忙起来了。
柳树为了大白操心,等孩子一切安顿好了,才有心思去找严谨信。而黎周周和顾兆的忙碌,为的是各自理想,也为的是自家孩子未来。
光武四年春,太极殿前殿试。
第一名出乎意料非严柏川,而是一位十岁的商贾之子,严柏川居于第二,成绩是内阁拟定的,送到历无病跟前,历无病看到排名还略是诧异。
“不是你义兄家的孩子”
“这位李金义文章风采略逊严柏川,但是其见解我很喜欢,大白还是略年轻了些,需要历练。”顾兆前头还是公事公办叫大名,后头便成了小名昵称。
历无病无异议,说定了就好。
名次下来后,自是有惊讶的,众人都以为严柏川会位居第一,毕竟其父与如今的内阁顾阁老是义兄弟,再加上严柏川天才之名早传了出来,如今不是第一,大家还纳闷,就是李金义这位状元都觉得是不是搞错了。
可圣上金口玉言定了,这岂能搞错
等人散去,顾兆叫了大白到办公室,他本想问状元没定你可是心中不快,可见大白神色稳重,眉眼之间并未起什么情绪,不由心中赞叹一声好样的。
“大人,我可否看一下金兄的试卷”
顾兆把卷子递过去,说“你们文章写法上不相上下,甚至你还高他一二分,但名次你落他一位,你自己看吧。”
大白看的快又认真,看完后又仔细看了部分,最后是心服口服,说“金兄高见解。”
“你只是亏
不过考试也有运气
顾兆见大白眉眼洒脱坦然,欣然拍了拍孩子肩膀,说“你心里还是急了些,严家不仅有你,还有你弟弟,这一门兴盛,不是单靠一人,就是你父亲还
“你爹,不
“你别什么都扛
严柏川听闻,郑重的作揖,只是神色动容喊了“是,顾叔。”
“去吧,回去热闹庆祝下,都是大喜事。”顾兆笑道。
翰林院进了一批新人,而这位状元李金义则是没进翰林,而是去了通商海外部,等百官听闻哗然,这是什么衙门什么官职怎么没听说过
别是顾阁老为了给义兄家的孩子出头,面上先看着公平给李金义第一定了状元,实则背地里瞧瞧打击李金义,可怜哟。
殊不知,这部门悄声声成立,顾阁老
时年春天,天还未热起来,圣上再次亲征茴国,留皇后监国,顾阁老辅政。同时,通商海外部的李金义带队出京了,同行的还有顾夫人黎周周。
不过因为圣上亲征浩大,倒是没人注意到李金义这边。
毕竟此时人观念还是商贱,这部门新设立的,且名头就是通商,又是商贾之子,京里官员是打心里瞧不上的,觉得顾阁老借着权势打压人罢了。
但没人敢提,为了一个商贾之子得罪顾阁老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