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老院子树下, 村里人闲话。
因为府尊来了一趟,之后的闲话没最初那么七嘴八舌了,现
小孩子连往前凑的资格都没有,被他爹娘小声哄了“去找福宝少爷玩去。”、“好好同小少爷玩别惹了人不高兴。”
村中百姓不懂大府邸的规矩,也不懂什么伺候不伺候的,自然也想巴结献殷勤,可大多时候说话都是下意识的,多是对黎大一家的敬重与情谊, 自然庇佑着子孙后代。
小一点的就是黎大一家的良田, 免费租赁给村中贫寒家庭。大的那就东西两村村民,全都记着人情打仗征兵的事。
这战场上不长眼,男娃娃养到十七八正是出力下田的好手,要是去打仗,十有八九回不来,家中父母双亲如何受得了白
不管什么家国大义, 小老百姓不懂, 只顾着眼前的屋舍、良田、老婆孩子, 去打什么仗,没去就好没去就好,多是沾了顾大人的福, 免了这灾难。
“昭州也好, 刚去不习惯,住了两年适应了也还好,不过一回咱们地界我就是哪哪都痛快舒坦。”黎大说。
老村长笑的牙豁着,说“这是当然了, 什么窝都不如咱自己的。”
村长儿子便有些紧张,爹说的话太糙了,刚府尊都叫黎大叔老太爷了,这跟老太爷说话,还窝来窝去的,又不是说自家狗。
黎大不
“哥,你们留几天啊”黎二问。
这么些年没见,黎二比黎大还要小个八九岁,可如今两兄弟站一起,黎大更是神健硕些,黎二面容黝黑,脸上褶子深,腰也劳累的躬了些,常年下地务农没法子。
黎大看着这个弟弟,以前那些怨怼早没影了,只剩下对弟弟的手足之情,笑说“啥几天,这次打算住两三个月,等天凉了再上京。”
“这么久”黎二可惊喜了。
黎周周说“村里凉快,想多留一留,正好趁机会盖个老宅,以后回来住也能住开。”现
“对。”黎大点头,跟老村长说“再修个祠堂,咱们祖祖辈辈去的先人们有个落脚休息的地儿。”
这是好事,大好事。
“可是积了阴德了。”老村长说。
黎大紧跟着说“这祠堂我们修,规矩也是要立,不拘男女哥儿性别的说,只要是咱们东西两村人都能放进去,只凭生时的德行,偷鸡摸狗赌钱懒惰不敬父母”
老村长先是一怔,男女哥儿牌位都放进去啊而后越往下听,倒是
再听黎大说法,这祠堂修的还大。
西坪村村民原先以为是只修他们村,现
“相公是这意思。”黎周周搬出顾大人名头来,见大家伙看他,便不紧不慢说清了意思,“祠堂是先辈灵牌休憩地,保佑两村后代人,相公就说,那修大一些,以后村中老弱妇孺,或是遭了难的村人,或是出嫁妇人被婆家刁难的实
众人一听十分不解,出嫁的女郎哥儿那都是人家的人了,就算是被刁难,谁家当媳妇儿的没受过磋磨啊咋就还跑回来,难不成还不过日子了
这多丢人啊。
可大家伙想归想,不敢提,后来想总归是黎家出钱,想修成啥样是啥样,那都是搁灵牌死人住的地儿,谁家嫁出去的这么胆大敢去睡那儿总归是空着的。
说了许多,绿豆汤都喝了几壶了。
下人们把老宅屋子大炕拾干净,铺上了新的铺盖卷,该擦得擦,该扫的扫,连着米面水缸也拾干净添足了水。
村民见状便散了,黎大送人,说“不急,有的是时间慢慢唠嗑。”
黎二一家和顾家没走,还留着,想说一些家事。
忠四来报,说府尊送了几车东西来,全都是铺盖米粮鸡鸭猪肉等。
“下吧。”黎周周思量下,亲自出去同送货的人说说话,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那送货的还是师爷,见了就要跪地磕头,被黎周周叫起来了,忠四也眼尖快一步扶着。
“替我转告你们家大人,谢过他的好意,都是能用得上的东西,费心了。”
师爷露了一回脸,兴奋的脸涨红,忙说您客气云云,而后乘车才走的。人一走,黎周周跟忠四说“把东西和人记着。”
这一出院子里顾家人黎家人都看着。黎周周有意给家里亲戚提个醒,敲打敲打,便边往回走边说“这几样礼吃喝用的被褥不算贵重,我下了,要记下,回头过年要回礼一份的,不能漏了。”
“岳母二婶可能不知道,当官的是厉害,权势大,但要是犯了事,牵累也大。当初相公从七品的小官时,京里有位同相公一般出身的农家子,当时做官做到了正二品,可圣上要
李桂花先问“啥九族”
“我爹那辈的兄弟,上头父母,我这辈的兄弟,下头的孩子,还有顾家”
李桂花吓得不成,咋、咋也算她家了。
可如今不同,黎周周要给相公把后方安稳住了。
“不是吓唬两家长辈,相公位置坐的高了,京里豺狼环绕,总有人想拉下相公自己坐上位置去。”
顾家黎家人听明白了,点了点头,这个阁老大的哟,府尊都亲自跑一趟了,可不人人眼红着想做的。
“老话有,沾了利益吃了好处,那要是出了挂落,也得跟着一起受罪,不可能光吃了好处,真要抄家砍头,那圣上下的令,想跑都跑不及的。”
黎周周说完,见亲人脸上皆是惧怕,便说了几分真意来,“相公做了官,能力大了,自然是要扛着两家族中子弟未来责任,不是说狠了心,都不管不顾的,不是这般。”
“说的是分寸。要是族中子弟犯了大历的律法,杀人放火作恶了,那相公定是先秉公,该怎么判怎么判,该杀头偿命的偿命,定不会为此走关系求情。”
顾家黎家纷纷松了口气,家里长辈忙是保证。
“不敢的,哪里敢杀人。”
“光宗健安要是敢干这坏事,我先给他送衙门去了。”
黎顾两家,虽是各有各的小心思小毛病,像刘花香爱听奉承爱夸大嘴要面子虚荣,李桂花是抠门自私爱搂钱占好处,可两家的妇人长辈不是大奸大恶之人。
虚荣面子,那是炫耀下新买的布头、首饰,不值当什么银钱。
搂钱占好处便宜,那是几文钱几个瓜枣,要是给李桂花塞的多了,李桂花不敢伸手拿的,心里还惶惶害怕。
“今日阵仗都看
“我话是说的难听了些,也是为了咱们两家好。我同相公商量过了,盖祠堂时也选个地方盖族学,凡两家族中子弟上学念书皆不用银钱,两家女郎哥儿出嫁,我们家皆添一份嫁妆。”
“真的”顾大伯惊道。
黎周周“自然。”其实过去十多年也是这样,不过路远信息不便,老错过,两家孩子念书银钱,他们这边都给补贴了。不过现
本来黎周周一个小辈,当着大家的面说话点破,黎顾两家长辈皆挂不住脸,像是他们真借了顾兆光去捞好处似得影都没
靠谁都不如靠自家。
“以前不便盖族学,盖好了夫子不好请,现
两家如今日子不是过去揭不开锅的穷苦,借顾兆官威捞金银玉石美味珍馐,那真是眼见短浅还担着后患,不如盖族学,聘请夫子,方可家族生生不息长久。
说开了,两家自是欣喜,女眷们忙着进灶屋做饭。
玩了半天的黎照曦带着一大伙两家子弟回来了,裤脚都是湿的,头
“你是养着呢还是吃了”黎周周出门拿了干帕巾递给福宝,让自己擦。
黎照曦想了下说“可大可肥了,咱们吃了吧。”
“好。”黎周周就笑,肯定是玩了一下午饿了馋了。
家家户户炊烟升起,杀鸡宰鸭的,香味飘得远,黎家的院门就没停,时不时有哪户人家差着自家儿子女儿过来送荤菜,一碗碗的,原先黎顾两家女眷还怕人多来不及,如今是不怕了。
吃完了饭,拾好了,各回各家。
黎大的院子也幸好当初黎周周生福宝时,把原本放粮食的一排侧屋砌了大炕,如今亲兵和家丁能住下来。
天色晚了,苏石毅和柳桃今日没能回去。
黎大就说“我去老二家挤一晚,石毅你和小桃带着悦娘睡我屋里,都是新的干净的。”
“知道了姑父。”苏石毅答。
黎照曦刚洗过澡,自然不是泡澡桶,就是烧了一盆热水兑着冷水,擦洗擦洗,洗完了换上睡衣,头
“阿爹,这床好大,能
“上厕所了吗上完了快上炕。”
黎照曦上了炕,从一头滚到另一头,真的好大
黎周周就看福宝玩,等玩累了,父子俩躺
“阿爹,我就是
“是啊,你那时候小小一点特别乖,饿了渴了就哼唧两声,不哭不闹的。”
“阿爹,我喜欢这里,河水凉凉的,看了麦穗,我还摸了摸,没有摘下来,爷爷说麦穗是出面的,等过几天我也去同爷爷下地割麦穗。”
黎周周“好,你不怕累就成。”
“我才不怕累,我体力可好了。”黎照曦困得眼睁不开也要要强道。
黎周周轻轻拍着福宝,没一会便是绵长的呼吸声,他也跟着睡了。
因为长久没住,怕有虫子潮气,还用艾草熏过,此时房间一股干燥淡淡的艾草味,不难闻。隔着窗户纸,夏日里,远处的田地有田鸡、蛐蛐叫声,听不真切,像是催人入睡。
旅途这般久,终于到了故乡老家中。
第二天苏石毅赶着车带着柳桃悦娘回苏家村了。黎家院子也忙碌起来,要盖宗祠和族学,这两处黎大同东西两村村长交涉,看地方划拉一圈,他家出银子。
村里几个小孩找上门,不敢进,站
三个年龄不一的小姑娘才腼腆含羞进来。
“吃了吗我家早上吃菜包,可好吃了。”黎照曦问完去厨房,只听里头说“小少爷您别动,烫手。”
下人拿着粗瓷大碗捡了一碗菜包子递过去。黎照曦端着出来,放
“你说酸溜溜吗那可酸了。”
“我没吃过,我想试试。”
“那好。”
黎家的菜包是西坪村地里的野菜,还有黎家从昭州带来的海鲜干货,小姑娘一口啃下包子,就尝出味不对了,不是菜包子,里头有肉呢,只是她没吃过,可香可好吃了。
黎周周从堂屋出来,就
“知道了阿爹”
三个小姑娘就跟着黎照曦还有汪汪往出走,一出去手脚都走的利索了。黎照曦出去玩,带着汪汪,后头还跟着俩亲兵,他是习惯了这般,小姑娘有些怕大人,小声说“福宝那是你家谁呀”
“我大哥认得好兄弟,怕我出危险护着我的,我叫大哥哥,你们也这么叫吧。”
不远处的俩位亲兵脸上也露出笑来。
若不是这般看重,怎么会把家人交给他们护送
黎周周
“王婶”
王婶提了一篮子,紧张忐忑的另一只手
可说起来王婶心虚后悔。
昨个儿府尊都来巴结黎周周了,等夜里回去家里人都说,说黎大替黎周周寻了这么一门好亲事,说黎周周
这是大好事。
王婶却越听越怕,怕盖好了祠堂不让她家祖辈进祠堂,怕黎周周还记着以前她几次摆脸色的事。等到了早上,听见儿子急火火回来,说黎大伯家还要盖族学,到时候请外头夫子来教,俩村孩子都能念,要是咱家以后念成了出来当官
越听王婶是怕里添了后悔来,悔当年怎么就把这情分给砸了。
到底为啥事来着王婶其实记得住,就是现如今不想提,她咋那么蠢的,就为炉子省一两文便宜钱,把黎周周给记恨上了。
她咋就那么不开窍脑子不好使呢。
就一两文,哪里划得来,值当那么气呢。
如今王婶拿了蛋、腌菜来示好赔罪,“周周啊,你们才回来,这酱菜我记得你以前爱吃。”
“谢谢王婶。”黎周周说完,下人上前接了篮子,就拿灶屋去换下来,好把空篮子还回去。
王婶手一空,更是局促,黎周周招呼王婶坐,王婶摆手不坐了,黎周周便让王婶吃包子,他家现蒸的,尝尝,王婶没法接了包子吃了口,这滋味比她家腌菜的可香了去了。
人家黎周周现
“周周啊,以前是王婶不对,婶子给你赔不是,是我小心眼爱计较,为了炉子便宜一两文跟你置气,也不是你家做买卖,我那时候猪油蒙了心了,老钻那儿去想,如今你大人大量的,别跟婶子计较了,村里盖的宗祠还有学堂,别刨去我家,婶子给你跪下磕头了”
黎周周先扶着王婶,好一会才想起来什么炉子钱。
“要不是王婶说,我都不记得这事了。”
“我家盖的宗祠族学,对两村都是一视同仁的,就是我爹说的那些规矩,不是大奸大恶败坏的人就成,族学也是,要夫子考校点头才入学。”
“婶子,这小事不必挂
王婶是又愧又羞臊,黎周周没记得这事,她却记了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