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秋日田间风景好。
满打满算还有半个多月水田稻子要熟了。上完肥后,村里人没事便去上过肥田里瞅瞅,眼看着结了稻穗,也没比去年少才略略松了口气。
上肥时候全村都热火,上完了翻来覆去睡不着,又后怕,怕烧了苗子不长了,没啥用倒是没啥,只要稻子有就成。这是不少人心里想。
黎周周和相公拎着篮子出村,一路上还遇到不少
“顾书郎、周周干嘛去啊”
“回岳父家瞧瞧。”黎周周如今说这句话有些许底气了,他听相公。相公说了,去顾家他要拿出威风来,不然相公和他都要被欺负,以后要是考上学,就怕后娘借机生事。
黎周周别不怕,他自己累点、辛苦点没啥,但要是说对相公不利没好处,那可不成。
村里人最初听觉得不习惯,现
人顾书郎都没生气,还和和美美牵着黎周周手。
“顾书郎,你帮我瞧瞧,我家这水田稻谷结咋样这块是上了肥,我咋看出来啥效果”
顾兆说“大伯,我种地是门外汉不如您眼神好使,问我我真看不出来,您别急,等成到了就晓得。”
“知道是这个理,不过心里惶惶,唉算了,你们快去吧。”
黎周周和相公应了声,便继续走,出了村就没人打招呼了。顾兆想,村里人明明心里也担忧田里庄稼,不管是村长话也好,还是本性淳朴,也没让他担责为难他。
不过顾兆问过爹,他家水田稻米长得挺好,那肥料是没啥问题。
到了东坪村,正巧赶上饭点,家家户户门户紧闭,正巧避免一串客气应付回话。
到了顾四家,院门也关着。
顾兆抬手敲门,过了好一会,里头才传来铁蛋声音“谁啊”匆匆忙忙跑来开了门。
铁蛋嘴上油还没擦干净,家里中午应该是吃肉,这会见是大哥大嫂回来,又顾着饭,怕肉被虎头吃没了,嘴上招呼叫人,脑袋往回看。
“你回先吃饭,我关门。”顾兆对铁蛋说。
“好诶。”铁蛋答应了声,往回跑,里面堂屋传来后娘李桂花声“谁啊,不长眼这个点来,别是闻见味来讨饭。”
李桂花还以为是村里谁,故意下脸说。
铁蛋扒着饭进嘴,含糊不清说“大哥大嫂。”
李桂花就没声了。
黎周周和相公进去,顾家一家人正吃,粗瓷碗里只剩下几片白菜黄瓜,肉都是吃干干净净,虎头铁蛋嘴上还是油乎乎,顾父坐
李桂花抹抹嘴,站起来热情笑说“瞧着不赶巧,不知道你俩要来,早上你爹说好久没见荤腥,晌午我就拿肉片猪油炒了一锅菜,早知道你俩要来就等等你们
言外之意就是你俩来不巧没饭没肉,识相赶紧说不吃吃过了。
“家里还有肉话,我再去炒一份,不牢娘动手了。”顾兆笑眯眯说。
李桂花
脸上笑表情空了下,都不知道咋说,她家虎头还好好好叫说肉没吃够吃兴还想吃,问大哥做时候能不能给他也吃些。被李桂花磨着后槽牙狠狠
顾兆也不是真稀罕吃顾家肉,主要是先杠一回后娘,后面后娘有啥过分要求就自己思量,不要冒然开口,这会便笑说“我和周周来时
“那咋成娘给你倒点水,家里还有新鲜枣子,你和周周坐着吃。”李桂花一听顾兆不吃肉了,又高高兴兴热情招呼,当然也是想起来正事。
“你等会,先和你爹坐着说会话,我拾完过来。”
李桂花拾完碗筷去灶屋洗,铁蛋帮着搭把手,期间屋里炕上睡着婴儿哭,顾父就像是没听见一样,动都不动一下,坐那喝茶,被吵得烦了,抬着嗓子喊了声李桂花大名。
意思让李桂花过来哄孩子。
“我去瞧瞧吧”黎周周见岳母忙不过来便想着搭把手,就是看看孩子,也不是啥大事。
顾父不管这些,有人哄、看孩子就成。顾兆“我同你一起。”
炕上婴儿八个月大,白白净净,可见是李桂花养好喂得好,本来嗷嗷哭嗓音也洪亮,黎周周和顾兆一来,哭声便停了,大眼睛滴溜溜好奇盯着两人,蹬着腿晃着胳膊,然后嘴一瘪又哭了。
“这是咋了相公”黎周周也没带过孩子还是新手,一听孩子哭手足无措看相公。
顾兆哪里知道,只是猜测“是不是尿了还是饿了先抱着看看。”
黎周周有些不知道咋下手,他干惯了农活,怕手里没个轻重,伤着小孩。
顾兆便揭开孩子身上盖,一股味就出来了,“周周,尿布递一下,应该是拉了。”
尿布就放
“周周要不要抱一下”顾兆把小孩给周周看。
黎周周紧张又小心接过,抱了会,小孩还冲他笑。
真是可爱。
李桂花洗完锅碗,手里水都没擦,匆匆忙忙进来,没听见孩子哭,进来就看见顾兆和黎周周抱着孩子正哄着,脚步也慢了,说话声轻了,“狗蛋睡着啦给我吧。”
“咳咳。”顾四清嗓子。
李桂花知道这是提醒她别忘了说正事,便把睡着狗蛋放床上,还好这孩子好带,没有动不动让人抱。她又出去端了一碗洗过枣,还有倒好茶水,说“你俩吃喝,今年下来枣子特别甜,一会走时候给你俩装一筐带着回去吃。”
“好,谢谢阿娘。”黎周周道谢。
李桂花才继续说起来,说了一大堆,从狗蛋生下来,家里田多负担重不容易,杂七杂八扯了一大堆,最后才问起听人说你家田今年成好,光是上粮食税就交了快两石,九亩田三十六石粮食是不是真。
“是,去年雪水足,加上上了肥,今年家里粮食好,卖了一大半要供相公书。”黎周周听相公,嘴里也说着家里紧张,“光是纸笔就是一笔银子,还有给夫子束脩。”
李桂花颇有同感点头,还要拉扯别,旁边顾父咳了咳,等不下去了,说“你们上那个肥是啥真田里成就那么好了”
“是啊。”顾兆接了话,这次给了直接话,“旱田里就是麦秸秆烧草木灰,平日里犁地也不用,烧了麦茬就成,麦子窝个冬,来年开春雨雪化了没几天再追一次肥,粪便、尿、草木灰,还有添着水,不怕稀,上就成了。”
“这是你琢磨出来”顾四问。
顾兆嗯了声,“我看书上,跟着爹说了,爹说试试看,没想成了。”
顾四还反应了会啥时候跟我说,然后才想起来儿子说爹是黎家那位,顿时想起来儿子顾兆入赘上门成了黎家人,一时心里说不上来啥滋味。
顾兆不等再问,把水田肥法说了,还说今年第一次试也不知道成效咋样,想着要是好用了,过年时回来跟家里说。
顾父便点点头,这茬算揭过。李桂花还有一事,挤出个笑脸,说“兆儿,你书好有文化,能不能给狗蛋起个大名”
原本了黎家十八两,李桂花想着送虎头去念书,可后来怀孕大着肚子,家里房子不够使,要盖房子,又生了个小儿子,这些事堆着一起,李桂花歇了送虎头心,想着先把房子盖起来,缓个几年,送狗蛋去书。
花钱请赵秀才起名字,李桂花舍不得,这不是有现成吗。
顾兆虽然没功名,但也认字书,总比他们泥腿子起强吧
“成啊。”顾兆也不问李桂花对狗蛋啥盼望期许,总之不可能是平平安安健康,大抵是聪明有前途能
李桂花选中了顾晨,“这个好,狗蛋就是早上生,太阳出来了,嗷嗷叫,以后一定是个有出息。”
顾狗蛋便有了大名叫顾晨。
说完话没多久黎周周和相公便要走,李桂花满脸笑容将黎周周哪来篮子装满了枣子,送两人到外头,一路还说“家里最近要盖屋子,到时候盖好了,让铁蛋过去请你们回来吃酒。”
“好。”黎周周答应上了。
可能今个顾兆没闹幺蛾子吃李桂花肉,占便宜,反倒李桂花还替小儿子讨了个吉利名字,对着黎周周顾兆两人也有几分真心,真是满脸笑意。
送完了人,李桂花还想,幸好顾兆上门入赘了,不然还要她供着继续,哪里敢吃肉敢盖大瓦房,现
之后日子,黎家生活回归往日平静。
黎周周又抱了一只猪崽、十只鸡仔,相公倒没说什么,后来黎周周晓得了,这些鸡仔、猪崽相公也会帮他喂。
“不用,相公你去好好书。”黎周周说“现
顾兆便答应,他前段时间确实力放
朱秀才说他基础尚可,就是缺少变通,要是明年下场可能危矣。
顾兆便说没想明年下场,后年再试试看。
他现
朱秀才带回来一本是大历大儒撰写益国论,说是熟这个,可以帮助开拓思维有助写策论,如今
这本书可能是各个府县官学必之物了。
益国论不厚,全本一共七篇,中心思想是民为重,重点讲了百姓赖以生存田,赞颂大历开国皇帝英明,税率低,轻徭役,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后歌颂称赞如今康景帝励图治开启盛世,最后来了句警醒,意思税率现
又谈了商业,骂了贪官污吏,蠹众木折,易坏国之根基。
这位大儒写言之有物又很中和,开篇便夸康景帝,写农田就写康景帝
再说自己观点,最后祝福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盛世灿烂不衰。
历来历代都是商最末,可这篇谈了商人价值,自然是夸皇帝先,吹完虹屁才说一些自己想法,比如商人税可以少一些杂税,如今税目太多等等。
朱秀才谈起时,极力推崇夸赞便是田根本篇和盛世篇,其次是蠹政害民篇。
顾兆倒是很喜欢经商篇,不过从这本书排序,还有朱秀才以及官学老师推崇来看,如今
至于蠹政害民篇,顾兆觉得上位者可能也不是很喜欢,都说了康景帝
基层考秀才,还是别想策论写花样立意出新,先苟随大流。
最稳妥便是民为重总结夸夸篇和田根本。顾兆仔细,有什么想法不懂去问赵夫子,赵夫子一瞧顾兆拿是大儒益国论,先看了半天,然后让孙子赵泽抄了本。
这是占顾兆便宜了,毕竟顾兆买这个可花了一两半银子,不过顾兆没说什么,就和现代
这个没啥。
要是赵泽能顺利考上童生,顾兆也替赵泽开心。
赵夫子一辈子书人指望梦想都压
明明是小学生年纪,赵泽却稳重老成,小小身子整日责任就是学习看书默书,没见玩过笑过。
因为赵夫子占了便宜,当天还好心留顾兆
顾兆踏实看了半个多月益国论,全篇背诵,包括虹屁。看看人古代大文豪虹屁,到时候自己硬着头皮没得写了,还能好文好句逐句摘抄分析再夸一遍。
嗯。
他就是这么想想。该还下功夫还得认真。
等一晃神,水田里稻子已经熟了,到了庄稼时候。村里九月份上了肥,随着一天天过去,如今到了成时候,反倒心里松快了。
就和黎大一样,都是庄稼老手,上手一摸沉甸甸稻穗心里八九不离十,不知道好不好,反正没差,最坏不过就是白瞎了一袋石灰钱。
没种坏已经是天大好事了。来自老实本分后来后悔上肥庄稼汉。
稻子和黄米差不多一个时间,稻子能早半个月,刚好完弄完黄米,再说就是黄米晚几天也不怕,先紧着稻子。黄米家里人少就种个一两亩,也不敢多种,怕旱田不肥,来年麦子长得不好不了多少。家里人多就多种一亩。黄米都是自家吃,村里没人卖。
稻米就不一样了,金贵着呢。
十月初,马上要稻子了。
“咋样,你家是不是上肥了咋样好使吗成高了吗”
“先上肥,我瞧着大家都差不多,应该是没多少吧”
村里没上肥,这会急了,先拱着人上过肥水田,想看看效果,嘴里说没多少变化,那也是和自家对比,看着人家水田好像是好一些,但不敢承认啊。
谁让当时害怕抠搜没上肥。
王婶也急,田里稻子眼瞅着要,急嘴上燎泡,当时心里想黎周周可能不安好心哪里会免费给你好法子,现
王家从不留稻米,都是全部卖出。
终于有人开始稻子了,是村长家。村长也好奇上了肥稻子今年能产多少,去年他家一亩地有个两石三斗样子。
二百六十斤。
今年提早了两天,给村里不敢下手打个样,先一亩田看看。
村里人上肥没上肥都跑来瞧热闹,壮汉子主动开口要帮忙,村长乐高兴说好啊,便借出自家镰刀,
要帮忙人太多。
“其他可别碰,过两天才是时候。”村长喊。
“晓得晓得。”
大伙也知道村长提早两天是为了安大家心,当然是不敢乱来了。人多力气大,不消片刻,一亩地稻米就好了,村里人急着看多少成,村长便让儿子把家里打谷子工具搬到了大坝坝上。
村里人乌压压围着看,那谷子箱里打出来稻谷越来越多。
“这是一亩田不会多了吧”家里没上肥都吓着了。
谁家不打谷子,一亩田谷子多少心里还是有数,都是一样老天爷赏雨,怎么就今年村长家要多那还能有啥,肥田法子啊。
村长也惊了,坐不住了,这可多不得了。
“赶紧称称,有多少。”
上了肥脸上压不住笑,美滋滋等着上称。村长儿子赶紧上了称,瞪大了眼,口干舌燥结结巴巴说“爹,四石一斗。”
“啥”
大坝坝上炸开了锅,四石一斗啊,一亩田咋可能有四石一斗,最好时候也不过是两石五斗,三百斤出个头,现
平时大家一贯都是二百五六十斤平均值。
“没称错咋可能,我来称。”这是家里今年没上肥不信,非得自己上手看,结果一看,旁人都问咋滴咋滴是不是四石
那人巴巴没话了,拍了大腿一巴掌,“诶呀我怎么当初就不信呢”就差抽自己脸了,当初都说了试个三亩田,他都去登记了,结果家里老娘说不成怕出错,买石粉那天愣是拦着他没让他去。
这样动作,谁还不信心里都知道真是四石一斗。
“我老天爷啊,咋就这么多。”
上了肥镇住了,而后脸上扬着笑,喜滋滋恨不得现
村长脸上褶子都是舒坦,看还有动起手,赶紧让拉开,呵斥“像啥样子当初说了,不做就不做,好坏自己担子,就是今年一茬还眼红要动手啊眼红就受着,明年种也成。”
虽然眼红这一年成,但没法子,已经晚了只能等来年了。
这天从大坝坝上回去,都先往自家田头去,有人还小心,就怕今个村里有人眼红夜里来破坏,睡
要不是黎家,也没那么多成,一亩田可抵得过两亩了。
结果还真有晚上来使坏,王婶男人看着鬼鬼祟祟影子,喊了声,吓得影子赶紧跑,白天把这事说了出去,村里人人害怕,当下也不管
于是今年成提前了。
黎家是十亩水田,今年是到最轻松时候了。顾兆本想和麦子那次一样,去地里干活,结果就有人来他家敲门了。
村长家二儿子,长得黝黑壮实,开口说“我爹说,我家水田上了肥就剩四亩地,有他和我大哥还有小弟,悠着不急,黎哥你家地多,让我先过来帮忙,哪还能劳累顾书郎,让顾书郎踏踏实实看书就成。”
二儿子说话一口白牙,笑美滋滋,从昨天知道成后就没合拢过嘴。
黎大便接了好意,今年十亩水田是最轻松时候,两天就结束了。没上肥人家也过来帮忙,最后连黎周周都不用下地,只管做饭就成。
村里倒是也有眼馋黎大家成,黎大家可是今年十亩水田都上了肥,都不敢算,算了这数字心肝跳啊,可又一想,这肥田法子也是顾书郎黎大家免费说给大伙使,今年他家没上,来年上就成。
虽是眼馋,倒也没使坏。
上了肥田,基本上和村长家差不离,有养细些还能多个一升两升,不由对黎大一家夸了又夸,这次是真心实意。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当初上肥心里没数,现
黎周周都懵
稻米晾
黎大一人把地里两亩黄米给了,看着连柴房也装不下麻袋,乐裂开嘴,回头就跟周周说“杀只鸡,给兆儿好好补补身子,他最近看书辛苦了。”
兆儿
也乐开了。
今晚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