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 文正不正
沙漠 / 著 投票 加入书签
()
()
()
,
大唐帝国三台六部二十四司,中书、门下、尚书三台。
尚书台下辖六部,尚书令为尚书台最高长官,如果说尚书台六部是展开具体行动的手足,那么中书台便是帝国的大脑,以帝国国相为首,协助天子商定国策战略,掌握机密要政,确定帝国的大政方略。
门下台是三台中的内侍署台,负责审核传达政令,对中书台制定的方略进行审核分析,确定可行性,甚至有权对中书台议定的政略进行删改甚至否定,实际上就是对权势过大的中书台的制约。
立国至今,门下台虽然有否定中书台政令的权力,但中书台往往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制定政略,通常是得到皇帝的准许才会颁令,到了门下台,无非是走一个过场,中书台确定的政令,几乎都可以顺畅地通过门下台而传达到尚书台的六部衙门进行实施。
门下台除了制约中书台,此外还负责宫中十六监,门下台的最高长官门下令又称侍中,一直都是由宫中大太监担任。
自大唐立国以来,三台之中,以内侍太监为主的门下台力量一直都很虚弱,远不能与中书台和尚书台相庭抗理。
但圣后夏侯登基之后,这十几年来,
圣人设立紫衣监,监察百官,此外更是设立北院,掣肘了户部,这两大衙门是圣人十分倚重的两把利剑,都隶属于门下台,随着这两大衙门羽翼丰满,
实际上立国之初,除中书、门下和尚书三台之外,另外还设有两台,这是这两台相较而言,权力有限,非帝国中枢,所以不能与权柄极重的三台相提并论。
这两台分别是秘书台和内侍台。
内侍台负责内廷的侍奉,不参与国家大事,由宫内太监掌权。
帝国初期,门下台除了有公众宦官,却也有外庭官员
而秘书台却是担当国家的文档书册整理工作。
秘书台最高长官是秘书监,下有秘书丞、秘书郎、校书郎等官员,分类颇为细致,有国史修撰、天文历法、名经顾问、地理杂谈等等科目,皇帝所下的每一道旨意,
秘书台权威言轻,也正因如此,秘书台的官员往往都是远离朝中争斗,能够平安为官,而官员的升迁,比之其他官署通常都要困难许多,只要不出太大差错,官位通常不会有太大变化,
作为直接是行政令的尚书台,六部却并非铁板一块。
圣人登基之后,大肆任用内宫太监,这也导致自大唐立国以来,门下台终于拥有与中书台针锋相对的力量,而六部衙门却也为了各自利益,各自站队。
大唐武宗文韬武略,为帝国开疆扩土,喜欢
吏部考核过后,给你重新做了履历档案,就是不想让西陵那边知道你黑羽夜鸦的身份,如此你调派前往西陵,才不会被西陵世家太过提防。”
韩雨农只是微点头,并不说话。
“当年那一战,黑羽将军和黑羽夜鸦居功至伟,虽然最终被迫从西陵撤回关内,但黑羽将军这十几年,无一日不想重回西陵,让西陵重回大唐的怀抱。”范文正肃然道“将军的良苦用心,老夫不但理解,而且很是钦佩。这朝中许多官员,尸位素餐,想的只是自己的前程,西陵落入那些世家手里后,除了将军和极少数人,许多人根本不放
韩雨农正色道“西陵是大唐的疆土,不受朝廷控制,便是裂土分疆,大唐国土虽大,却没有一寸多余的地方。西陵是大唐无数将士埋骨之地,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让它重归大唐。”起身拱手道“部堂大人,此番进京,就是要向朝廷详细禀明西陵叛乱一事。樊子期与假冒皇子的李驼狼狈为奸,甚至有可能与兀陀人”
他还没说完,范文正便抬手按了按,温言道“不急不急,坐下来慢慢说。”拿起桌上的茶壶,给韩雨农面前的茶杯倒了水,韩雨农忙道“不敢劳烦部堂大人”却还是坐了下去。
“将军重回西陵之后,老夫心中欢喜不已,但也知道西陵情况复杂,将军出关,只有近卫轻骑跟随,长生军却没有迅速调去。”范文正肃然道“没有长生军,就难以威慑西陵三郡别有居心之辈,所以老夫
韩雨农神情严峻,道“部堂大人,将军和我们都以为,长生军会迅速赶到,但始终没有见到兵马出现。将军和我说过,朝廷有朝廷的难处,圣人已经下了旨意,长生军定会出关,只要兵部的调令一到,兵马便可以从沃野镇出
“确实如此。”范文正道“圣人的旨意到了兵部这边,我们接到旨意后,迅速和户部商议,让他们拨付银两,用以安置长生军的家眷。你也知道,三千长生军,家眷都
韩雨农点点头,范文正继续道“老夫心里当然知道长生军越早出关越好,可是户部的银子如果不能拨付到兵部,一旦长生军出关,户部再继续找理由拖欠,兵部拿不出银子安置长生军的家眷,我们又如何向长生军将士交代所以银子没有到,兵部这边的调兵令不敢轻易
“部堂大人用心良苦。”韩雨农道“但恕卑下直言,如果长生军及早出关,赶
_ad_hf();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_ad_bottom();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