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帝师,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 > 第26章 三计定江山
    但现在赶他走也来不及了,只好恭敬问道:“先生,是哪三计?”



    刘虾仁拿起石灰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六个大字。



    安内!



    攘外!



    兴邦!



    下方,祖孙三代面带激动,这是要讲真正的干货了啊。



    刘虾仁平静道:“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治国,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内部安定。”



    “那些治贪、兴科举、削儒等等,看似动作不小,总结来说就是安内的一种。”



    “内部安定,方可大展拳脚迎战外敌。”



    “等到肃清周边异族之后,才能考虑兴邦大计,使得大明兴盛。”



    “洪武大典和下南洋应当归属于兴邦。”



    “这一步迈的太大,难免扯着......不乱就怪了。”



    有小朋友在,刘虾仁尽量让自己文雅一点。



    朱元璋听的很是尴尬,他也意识到自己太心急了。



    也亏得有个钱庄撑着,不然的话,光这两项就得花去一半国库,还谈什么洪武盛世。



    “那咱现在安内也差不多了,下一步是不是先收拾北元?”朱元璋赶忙岔开话题。



    “差不多了?”



    刘虾仁像是听到了笑话,摇头笑道:“你不会以为弄了个新科举,削个宗亲俸禄,大明境内就无忧了?”



    “这些改革,只是延缓大明衰败速度,无法根治亡国之患!”



    还有?



    朱元璋愣住了。



    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也愣住了。



    这一系列震动全国的改革下来,虽然嘴上不说,但他们不骄傲是不可能的。



    甚至笃定再也不会出现崇祯年间的惨状。



    现在这当头一盆凉水,让父子三人重新陷入了沉思。



    “先生这话危言耸听了吧?”朱元璋皱眉问道。



    他是亲眼见过崇祯末年的,在如今看来,自己已经把明末出现的弊端统统扫除干净。



    如今国库有钱,未来大明人才济济,怎么可能重蹈亡国覆辙。



    刘虾仁看了他一眼,问道:“燧发铳你应该见过了吧?如何?”



    话题跳转的太快,让朱元璋有些不适应。



    “威力无穷,相比于火铳强出数倍。”



    “那我告诉你,工部现在正在研制新型火炮,名为佛朗机炮,可连续开火数十次,威力是火炮的三倍以上,何?”



    “什么?!”



    朱元璋差点没惊掉了下巴,喃喃道:“能连续开火,威力更强,世上真有这等火炮?”



    “算算日子,应该今天就会制成。”刘虾仁道。



    朱元璋明白,他绝对不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当即激动道:“好啊!”



    “看来咱大明的国力,要再上一层楼啊!”



    一旁朱标朱棣也很激动,燧发铳他们见过,深知这是一个跨时代的火器。



    这个弗什么炮再出来,大明岂不无敌于天下?



    刘虾仁不咸不淡道:“那我再告诉你们,燧发铳和新型火炮,其实都是舶来品。”



    舶来品?



    这么说,别的国家已经有了?



    朱元璋笑容瞬间凝固。



    如果说海外已经有了这等火器,那他们要是用来攻打大明...



    嘶!



    朱元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以大明原有的火铳和火炮,那岂不是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他不能不防啊!



    万一呢?



    朱元璋默默道:“还好先生提点,让咱大明不至于落后他们一步。”



    原本别的国家现在还没有造出这两种火器,可刘虾仁为了让老朱重视,于是把时间线提前了。



    “现在能跟得上,那以后呢?”



    刘虾仁负手而立,语气不善道:“难不成事事都要依靠我来提醒?”



    “还是说,这天下是我刘某的?”



    语气突然间的寒冷,让朱家祖孙三代有些尴尬。



    这倒是实话,这么久以来,大事全都由刘虾仁来点醒,朝廷只是按照他的意思行事。



    可这也没办法啊。



    这些种种跨时代的创举,他们怎能想得到?



    见火候差不多了,刘虾仁继续道:“要想让大明永远快人一步,唯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尊重工学,鼓励工匠创新研究,无论任何领域,医学、火器、冶铁......但凡有所建树者,朝廷当重金奖励,并且发布告示,昭告天下。”



    这个问题刘虾仁早就想说了。



    可惜,即便老朱比较开放,要想让他发自内心,注重科学研究,还是很困难的。



    只能等到先把儒学搞下去,然后让老朱亲眼看到燧发铳的威力,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尊重科研。



    眼下效果不错。



    朱元璋默默思索了一会儿,点点头道:“有火铳这个例子,咱相信以后工部,会拿出更多让咱惊喜的东西。”



    “这事咱没意见!”



    “标儿你也记着点。”



    尊重科学的课程进展的很顺利,这一切都是铺垫过的结果。



    哒哒!



    刘虾仁抬手在黑板下面,写下了尊工两个字,随后转身看向朱元璋道:“下一件事,解除海禁。”



    听到这俩字,朱元璋满头黑线。



    今天先生这是冲咱来的?



    一旁朱标赶忙帮自己父亲说好话:“先生,海禁的事就算了吧,这里面牵扯的事太多了。”



    “牵扯多少?”



    刘虾仁反问道:“起初的海禁,是因为北元没有肃清,担心倭寇骚扰沿海地区而已。”



    “后来又出了个胡惟庸私通倭寇,更是让海禁加剧。”



    “其次就是重农耕,认为海上贸易不务正业。”



    “还有什么?”



    几句话,就把海禁的原因给说了出来。



    朱元璋扯了扯嘴角,自己这点心思,全被刘虾仁看的一清二楚。



    “先生既然明白咱的担心,那海禁之事就算了吧......”



    “不能算!”



    刘虾仁严肃道:“海禁一出,沿海渔民生活的水深火热,放开海禁与海外通商,将大明的茶叶、瓷器、丝绸高价卖于番邦。”



    “这样不仅能让沿海百姓富裕起来,更能赚番那的钱。”



    “如此两全其美的做法,为何要算了?”



    朱元璋脸色不太好看道:“先生不会是鼓励经商吧?”



    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一位。



    老朱可以削弱士子地位,这样有助于皇权。



    采纳尊重科研,因为这有助于提升大明国力。



    喜欢大明帝师,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明帝师,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